民营企业的冬天来了吗?
2018-09-10 17:20:54来源:财富管理 作者:范棣
钱越来越少,融资越来越难,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让中国企业雪上加霜,利润降低,出口量下降,对中国民营企业来说,冬天真的来了!
近来,中国资本市场债券违约频发,且新债违约将近 100% 来自民企。中国的企业债务违约到底有多严重?中国的企业正在经历什么?
据标普全球评级近日发布的《债券结构特征加剧中国企业违约风险》显示,截至 7 月初,人民币债券违约额达 228 亿元,达到 2016 年的峰值。且未来 24 个月中国境内市场流动性仍会恶化,融资环境也将持续收紧。虽是炎炎夏日,但对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犹如寒冬。
都是没钱惹的祸
说到底,企业发生债务违约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钱。为什么没有钱?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2016 年一季度中国的社会融资总额(简称“社融”)为 6.7 万亿元人民币,2017 年一季度为 6.9 万亿元人民币,2018 年一季度为 5.57万亿元人民币。
在分析上述数据之前,我们先弄清楚什么叫社会融资。社会融资是指贷款人通过非传统银行贷款渠道筹集资金的活动,也是经济实体融资的重要补充形式。不论是 2016 年的 6.7 万亿元人民币还是 2018 年的 5.57 万亿元人民币,都是个人(家庭)和企业贷款融资的总额度。
其中,企业的贷款融资额是多少呢?去掉个人部分,2016年一季度,企业得到的社会融资总额为 5.4 万亿元人民币,2017 年第一季度为 4.48 万亿元人民币,2018 年一季度为3.8 万亿元人民币。对比之下发现,让企业真正感觉到缺钱的日子并不是当下,而是早在去年就已经深有体会了。钱越来越少,融资越来越难导致的后果必然是企业流动性出现问题。
回看国内资本市场(股市):2017 年一季度 IPO 总融资额度为 2600 亿元人民币,2018 年一季度 IPO 总融资额度为 1280 亿元人民币,融资总额今年一季度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50% ;再看货币市场(银行):今年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少了 1.6 万亿元人民币 ;从房地产市场来看,2018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的均价是 8507 元 / 平方米,同比2017年同期上涨了52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6.6%。可见,本就越来越少的钱,其中大部分流向了房地产行业。如此,其它行业的民营企业只能更加痛苦。一方面,银行惜贷,从宏观上流向家庭和企业的钱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将一部分资金投于房地产,使得民营企业能用的钱越来越少。
不光企业没有钱,其实政府也缺钱。今年一季度全国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 1.3 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 41% ;全国税收收入 3.9 万亿元人民币,也比去年同期增长 18%。以上种种,只能说明宏观经济非常不景气。如今,十个企业家有九个都表示生意越来越难做,赚钱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资金周转也越来越难,很多企业已经面临关门的境地。
上述情况,中央政府也十分清楚。在 4 月 23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已明确提出“把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本次会议还指出,新的一年,制约经济持续向好的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仍然突出,“三大攻坚战”(防范划界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还需要继续攻克;其次是扩大内需,调结构,扩内需;三是坚持供给侧改革。扩大内需换一种解释就是实施货币宽松政策,多发币,增加消费能力。货币增发后,最明显的效果就是钱流入社会后,其中一部分被用来消费,而消费带动生产。所以说,扩大内需真正的含义其实是增加货币供给,也是与供给侧改革针锋相对的一种政策。一方面货币宽松,一方面强调有质量的发展,虽然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矛盾,但方向终归是不一样的。
既然有矛盾,方向也不一致,为什么还要扩大内需呢?因为,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很多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实体经济形势严峻,此时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刺激消费才能救市。一紧一松,供给侧跟扩大内需相互作用。税收方面也不乐观。一直以来政府都在说要给企业减负,但是从公开的数据上我们看到,税收不减反增,表面上减税实际上收的更多。明松实紧的状态说到底也是因为缺钱。
总而言之,都是没钱惹的祸。
危机也是机会
当前,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是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走向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中美双方几次交锋之后,中国最后不管是妥协还是对抗,结果终是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会逐步减小。这意味着国内的出口企业利润率将降低,出口量也会受到冲击。
如此一来,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消费与出口已经出现问题,只有投资还在继续增加。同时也可以得出结论 :国内的钱紧了,外面来的钱也变少了。
以上对很多企业来说,想要生存都变得越来越难。情况不容乐观,预计今明两年,国内将出现一定规模的企业倒闭或地方政府债务违约事件;其次,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增加了经济中相当的不确定性,对中国出口短期内将造成一定的影响,出口总量肯定下降,2019 年经济面临陡然下行风险。
危机也是机会。如果企业能够把握住这两三年内经济调整和经济重组过程中产生的结构性交易机会,比如说并购、重大资产和业务重组等,或许能令企业起死回生。
企业的冬天来了
宏观背景下,民营企业的冬天真的来了。但是由于体制与政策倾向的不同,国企、央企还没有感觉到寒风刺骨。对比之下,民营企业的日子更苦。
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而言,也许业务刚刚扩张政策就变了,市场也变了。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守,确保企业的流动性,不被“噎死”。很多企业当资金链断开后,只需几天时间就跨了,出现企业“猝死”。
与此同时,企业家们应该趁机重新选择发展方向,寻找新的机会。企业应该借此机会重新布局,调整战略,多元化发展。当然,所做的选择也要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分析,慎重选择。
总体而言,“冬天”来临之际,企业能做的事真的很少。因此要尽可能保证企业流动性,同时企业重新进行选择发展方向,尽可能延缓现金流断裂造成的企业崩盘是核心策略。当“冬天”来到,企业家们要做的是“添衣保暖”,在过山车里面紧扶栏杆,不要在颠簸时被甩出车。
冬天来了,小心为上。
作者系独立经济学家、亚联资本董事长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
吴晓球:目前民营经济的营商环境差
下一篇2018-09-11 17:51:54
-
2018中国企业500强揭晓:国家电网蝉联榜首,华为列民营企业之首
上一篇2018-09-03 14: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