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 正文

Suez亚洲区供应链总监马岩:数字供应链已成市场竞争的生命线

2020-06-09 22:25:51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Suez亚洲区供应链总监马岩:数字供应链已成市场竞争的生命线:2018年,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全世界得到了泛化、深化性衍生,更多行业领域技术在它们的加持下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2018年,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全世界得到了泛化、深化性衍生,更多行业领域技术在它们的加持下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了"智慧"的萌芽。2019年,5G诞生后与这些技术的融合更是催动了各行业技术发展的信息化、智慧化程度不断加深。其中,传统供应链进入到了数字化供应链的发展阶段,数字化供应链所展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及其所具备的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创造了更高的价值。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炉,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现代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发展的极大便利环境出现。在政策春风的"吹拂"下,当地企业一年多以来是否抓住了机遇?如何提高自身供应链管理和技术水平?企业内部的产业变革与升级如何实现?在当下如何利用供应链做好复工复产工作?就以上多个问题,本站采访了Suez亚洲区供应链总监马岩,并为数字化供应链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发展思路和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小企业弯道超车的"圣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中国正式步入了大湾区时代,粤港澳本身自带的地域、经济、政治等因素,使之成为了现代供应链发展的"圣地",并为整个行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利好局面。

马岩表示,广东珠三角地区承载着前店后厂的核心优势,是顺应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积极发展并展示成果的对外全面开放窗口,并且加速了香港、深圳等地区的发展。同时,广东本身就是一个产业集群地,门类齐全,具有原有优势,在此基础上加上国家的要素禀赋汇集,能够产生良好的集群效应。再加上粤港澳地区的人群聚集优势,特别是以深圳为核心的科技人才、创新人才等的聚集,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创业创新的新局面。当地企业在过去一年中抓住了政策机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连通等,迅速盘活市场,全面激活大湾区优势,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倍速发展。

马岩指出,在现代供应链发展过程中,应以金融为带动,金融资本为牵引,并以产业为基础背景,以技术作支撑,进行资本牵引,从而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充分实现资源的整体配置,使得要素禀赋更加合理化。

有调查显示,大湾区中的中小企业在过去一年中,以现代供应链整合长尾市场。在企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在政府帮扶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向精细化、系统化、科学化发展,充分利用当地创新要素、资本要素、人才要素等,为中小企业自身向大型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小企业内部的变革与升级,在现代化数字供应链管理下得到初步实现。

对此,马岩认为:"供应链与传统企业的竞争不一样,供应链要求企业能够将自己融入到这条产业链中,更是要融入到产业链生态中。而首要条件就是企业必须准确认识并把握好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当地中小企业目前仅是尝到了供应链管理的一点甜头,但尚未发展到数字供应链这一新的供应链管理阶段,更不用说我和其他行业顶级专家们正在寻求的智慧化供应链管理,所以未来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他们能够打破阶段壁垒,将供应链管理快速推进至智能化水平,那么他们才将真正享受到市场大块蛋糕的甜美。"

供应链的竞争核心在于自身优化

据了解,国内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较低,很多企业在供应链的信息沟通环节仍采用电话或电子邮件的沟通方式,效率低而成本高。同时在设计、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也缺乏高效的数字化协同,造成信息更新延后,从而使"协同创新"成为了一纸空谈,更不用说数字化和智能化供应链创新。

马岩认为,对于想要提高自身数字化供应链水平的企业来说,首先是门槛问题。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任何一个新技术单点的突破,都必须有环境的配合,否则都是很难成功的。为什么京东、淘宝等电商能够迅速实现数字化,因为他们一开始在采购、库存等环节就立足电子化上。而不同的企业成长史告诉我们,既要看到传统企业在向数字化转型中不停地设置节点和阶梯式的发展,也要看到从一诞生就是数字化的企业,才能够在行业整体发展过程中获得全面提升和完整经验。当系统全面升级之后,环境能够全部适应数字化之后,企业向数字化转型就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针对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供应链技术和管理水平,马岩表示,在传统竞争中,新产品的竞争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如今的市场竞争中是从有到好的过程,带来的最核心便是差异化,而差异化、个性化是满足市场特殊需求的必然选择。

据马岩介绍,在供应链的飞轮效应中,产业链生态主要是将平行或并行的供应链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优化。如今,在强调低成本和个性化需求时,进行大规模定制也要强调供需关系,因为个性化需求和差异化供给与低成本高效率精准对接,在形成规模化后能够促进供应链发展。而所谓的供应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跃升的,供应链发展之上形成产业链生态。其中,如何进行供应链优化是关键问题。

目前来说,最具优势的供应链优化就是数字化供应链,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基础,通过神经元、遗传算法、约束传播、线性规划等多种技术手段形成"发展目光更加长远"的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或平台,辅助企业进行更加科学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竞争力。

可以说,数字供应链已经成为了市场竞争的生命线。

数字化供应链的发展需要科学的规划

未来,供应链的发展,必将走上数字化的发展道路,任何企业想要赢得竞争,就必须实现数字化供应链的转型。马岩认为,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正处于物流向供应链,供应链向数字供应链的转型过程中。尽管供应链有一部分优化充分体现在了各个环节中,但距离形成完整的数字化供应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数字化供应链"建设,马岩一直强调"科学性与效率并重"。他向记者表述,在数字化供应链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以下几点不足:第一,理念、概念先行,但实际落地不足;第二,从单点突破容易,但全局性创新不足;第三,供需匹配不足;第四,对数字化供应链的投资回报预估不足,造成成本与利润失衡;第五,政策有余,市场不足,在政策的刺激下,大多数企业一窝蜂涌进,却忽略了市场机制;第六,在大力推动供应链转型的过程中,对风险的把控意识不足。

最后,马岩表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要想在数字化供应链方向上获得更好的发展,除了要密切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实现"以技术促模式"的产业革新,还需要对数字化供应链发展有全局的、科学的发展规划,做到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和技术水平的同步提升。除此之外,企业员工也要接受系统培训,使数字化供应链的技术、管理模式完成全面渗透,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实现数字化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马岩指出,当前新冠疫情缓解后的复工复产,也可以说是数字化供应链发展的一个契机。数字化下的供应链模式打破了供应链角色之间的联系隔阂,形成企业、客户、供应商、渠道商等多角色互通的链路,使各个角色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极大地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依托数字供应链平台,"远程异地、网络协同"的"云采购"、"云检验"模式压缩了采购流程,提高了采购效率,不让复工复产的企业"等米下锅",最大限度减少疫情造成的供应链"停摆"影响,为复工复产的企业提供"云"支持。在此期间企业应在实践中检验好自身数字化供应链的工作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孵化对现有数字化供应链的升级改造和创新研发,同时为数字化供应链的更高级发展阶段——智慧化供应链的研究提供更多支持。(袁晓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