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黎:从中和风看中国制造业20年发展
2020-05-17 00:43:36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有人说,决定中国社会未来、主导中国社会进步的力量,最终不是掌握在那些身段灵活的潮流迎合者手中,而是掌握在坚持初衷、本质、长久积累,最终推动中国进步的人手中。
深圳中和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廖黎,就是如此,从三十多岁南下打工,到创立中和风,20多年沧海桑田,坚持独立思考,勇于实践,持续改进,带领着企业成为中国电子美容仪行业的佼佼者。
她的人生传奇以及中和风企业史背后所蕴藏的精神,不仅是企业家创造商业新时代的强大动力,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
创立中和风,命运靠自己转弯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开放与下海的大时代画卷向世人徐徐展开,与众多有志青年一样,向往更大舞台的她从山西太原一所大医院辞职,响应时代的召唤,带着一腔热情来到了深圳:“虽然当时在大医院的工作稳定且体面,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我越来越觉得那样的日子无法激起我奋发的意志,也无法带给我由衷的快乐,所以决定逃离舒适区。”
那时候,这座与香港一江之隔的城市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到处是正在修建的楼房。无数青年如孔雀东南飞,纷纷奔赴此地寻求发展,各种外资企业正在蓬勃地开枝散叶。
在这个窗口般的城市,廖黎第一次看到了日立的管理,日本人严谨的工作精神。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日立液晶显示器车间的工人们在展示如何保持车间洁净度工作时,用几十块不同的抹布清洁桌面,然后用摄像机拍下不同抹布抖落时粉尘和纤维的图片,再选择合适的抹布做车间的清洁。
一系列细致的操作,让廖黎惊讶不已:“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这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小事!记得那时在一家国内很大的工厂,一进办公大楼的大门,都能闻到厕所的味道。”
如果说跟日本人的接触,让她明白了工匠精神的意义,那么后来被公司派到美国康宁Corning公司去学习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控制的经历,更是拓展了她的生命宽度,让她了解了现代化企业的运营管理。
诞生于1851年的美国康宁公司,具有160多年历史,它由最早的一间玻璃厂发展为特殊玻璃和陶瓷材料的全球领导厂商。廖黎在这里接受康宁工程师技术培训,参观现代化的生产车间,走进巨大的研发中心,聆听悠久的历史变革,领略它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行业变革,从而取得领先地位,实现基业长青。
那时刚刚改革开放,国企的思想观念、管理体系都严重落后,同样的计算机系统和设备,在康宁,产品的合格率是98%,在上海运营了2年的工厂,合格率是65%,而在深圳的新工厂,居然只有25%!
这些优秀的企业见闻,既让廖黎看到了差距,也种下了希望。她仿佛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在内心深处奔腾,期望在这个黄金时代做出点事业来——像那些美国、日本企业一样,有着整洁的办公空间,不断创新的技术,卓越的产品,以及优秀的员工队伍。所以她不断学习,吸收各种信息知识,更新着自己。
都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廖黎的每一段工作经历,每一次吸收的信息,都成为她日后成立企业、实现梦想的基石。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袭来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强烈的影响,在“国退民进”战略的推进下,大批国有企业员工被迫买断工龄下岗。继续呆在国企,已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为了掌控自己的命运,也为了心中的理想,廖黎毅然决定辞职创业。于是,深圳中和风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对女性市场有着天然敏感度的廖黎,打造的第一个爆款产品卷发器,使中和风在创立初期便迅速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创业初期就小有成就的廖黎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一次无意间与日本美容仪的接触,让她洞察到了美容仪巨大的市场潜力:“当时我试用了一款日本的美容仪,效果太神奇了,我想它一定会被每个女人喜欢,一定会有市场的!”
于是,接下来的时光,这位历经风雨的企业家以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美容仪的研发中。没有钱,也没有经验,就自己亲自干,从外形设计、塑胶模具设计、电路设计,到生产,每一步都亲自去实践、总结、优化。
最让她骄傲的是她亲自设计研发的第一款超声波美容仪,开启了家庭高效美容的先河,一直到现在仍是最经典的存在,至今已经生产了上百万只。
建立一个优秀企业,实现质的飞跃
“我们一起站在一个新的时代门口,憧憬美好的未来。但美好的未来不会在睡梦中不期而至,也不会在教科书本中,需要我们不断实践,用心体察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持续改进,向着目标迈进!”
虽然靠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廖黎找到了第一款可以活下来的产品,但是要想经得起商海沉浮,就必须打造出一个优秀的企业,以及更多优秀的产品。廖黎坦言,其中要过的坎,就太多了。
首先是要建队伍,小企业因为前途不明朗,资金不足,往往找不到能用的优秀人才,所以很多生产电子产品的小企业,选择做简单的代工,客户给出产品的所有技术指标,直接生产;或者找方案设计公司做简单的设计。
这样做的缺点是,不能对产品的体验做出持续的改进,而廖黎坚持培养建设自己的研发、设计和测试队伍,所以,这里工作了10多年的优秀老员工比比皆是。如今,从外观,结构,电路硬件,软件,工程,测试,生产,供应链管理都建立了骨干队伍。
其次就是要建体系。目前国内电子美容仪的生产厂家,大多数缺乏质量管理体系。在中和风成立初期,廖黎就认识到中国制造业的先天不足,要成功就必须要有一套能够吸取经验教训、迎接变化的管理体系。
所以中和风不但很早就建立了ISO9001 管理体系,还在2013年就通过了国际医疗器械管理体系ISO13485的认证。
最关键的是,一个科技企业的壮大和成功,绝不是偶然,一定要有一位技术大拿坚持科研创新,秉承专注专业,解决各种技术难题,才能打造极具创造力的产品体验。
在这里,不得不提中和风的技术总监,廖黎的先生杨子明,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专业的资深医疗应用技术专家。他曾在日立公司工作了18年,深谙日本制造的要素:相信技术的力量,不断创新,垂直深耕,一丝不苟。
在2008年以前,虽然中和风早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一直缺少技术领头羊和强力的技术支撑。廖黎劝说杨子明加入后,中和风确立了以“高性能,高品质”的发展目标,正式从技术追随者转型为技术领先者。
如果说廖黎是中和风这艘大船的船长和舵手,那么她的先生杨子明就是这艘船的核心动力。他以自身雄厚的技术实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困难,身体力行,让中和风的电子美容仪真正做到了 “中国制造世界级品质”。
“我们的超声波按摩头,原来都是外购的,既不能按照需求改变参数,还经常延误交期,质量也常常出问题。”杨子明来到中和风后,首先优化了中和风电子美容仪系列的超声波功能,从不同频率换能器的设计制造,到电路优化匹配等都做到了技术的完全自主掌控。
美国日本客户需要开发某个特定频率的超声波美容仪用于面部祛皱护理,中国客户需要在双11大促时,紧急交付10万个订单,中和风都可以圆满完成。
杨子明还认真研究了《医用物理学》、《临床电生理学》等多种美容仪应用的基础理论。当一种新的技术出现在市场上时,他能够清楚地判定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中和风的仪器真正做到高性能,高品质。
很多国内外资深美容仪专家都非常信任廖黎和杨子明,在这里,他们可以就美容的原理,技术实现的难点和方案进行深入的探讨,共同研发一款创新的产品。
现在杨子明带领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了多频率的超声波应用、RF射频美容、微电流应用、光护理、PLASMA等离子,IPL脱毛仪等核心应用技术,打造出六效合一纤颜瘦身仪,IPL冰点脱毛仪,音波离子热导眼周护理仪等现象级匠心产品,使得中和风凭借着其无法替代的核心技术异军突起,从此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光时刻。
正是凭着这股对技术创新近乎狂热的追求,对产品质量近乎强制的把控,中和风在国际市场保持着勃发的生命力,满足了欧美、日韩等合作伙伴的国际顶级质量要求。高品质和高信誉的坚持,更是赢得了露华浓、安利等全球客户的一致认可。
二十年风雨变幻,廖黎和杨子明始终怀抱着一种最原始和最朴素的敬畏之心:“我们就像勤奋的农民,在电子美容仪这片土地里勤勉耕耘,像修炼生命一样修炼技术和质量。”
而在客户眼里,廖黎和杨子明就如同高端的复合技术,许多优秀品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意志坚强、处事果断、有才华、有天赋、目标明确、严格认真、始终如一。毫无疑问,这些品质充分体现了一个优秀企业家的情操、能力和智慧。
积极求变,踏上互联网时代列车
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一个阶段的成功也可能是下个阶段进步的障碍,很多人在收获了一定财富和地位之后就会停止探索,而廖黎在人生进入一个似乎更自由的阶段后,却开启一个更努力前行的状态。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个人护理,电子美容仪市场风生水起,这对于一直与欧美日韩联合研发的中和风是一个转战国内市场的机会。廖黎深知,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学“不死鸟”一般自我革新,才能一直在颠覆中前进。
于是,在她的努力下,终于在2014年,中和风创立自主品牌goodwind美容仪,并强势入驻天猫。
既踏实走好脚下的路,更会遥望远方,这是廖黎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多年来她一直潜心研究互联网时代中国制造业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各种数据分析,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提供一系列高性能高质量的家庭美容仪。
让goodwind成为互联网时代领先的美容仪品牌,这是廖黎以及中和风的新目标。
对于新时代的到来,这位民族企业家,敞开海一样宽阔的胸怀,这胸怀,包容着中和风从小池塘游向大海所经历的艰难与痛苦,也承载着有朝一日领略大海无限风光的荣光与梦想。
当好大家长,赋予企业人性的光辉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说过:技术和发明之外,意志、勇气、责任、担当也是商业文明中比财富更珍贵的东西,因为它们不仅仅推动潮水向前,还将润泽每一片流经的土地。
中和风一直坚持到现在,越做越强,靠的就是正确的追求和淡定的心态。廖黎觉得:“企业是企业家的道场,做好企业,就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同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用人做事。”
二十年风雨兼程,在中和风的成长史上,艰难的时刻有过很多次,最让廖黎难过的是人才的流失和短缺。比如刚开始开公司时,她招募的6个员工集体辞职出走,剩下她一个人善后;比如2003年,她招聘了一个武汉大学的高材生帮公司建立网络系统,结果不到半年,这位员工不满公司发展缓慢而离职......传统企业留人难的问题,让廖黎更加珍惜愿意留下来陪伴公司成长的员工。
在员工眼里,她更像是一个深情而温柔的母亲。
其中有一位聋哑人,1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从此孤苦无依,廖黎便将他收留在公司,给予他家的温暖的同时培养他独立赚钱的能力。10年过去了,这位聋哑人一直在公司里勤勤恳恳,也很听廖黎的话,将这里当成他唯一的家。
廖黎用无言的行动和高尚的人格感化着每一个人,员工们也心存感恩,对中和风有着普遍的认同感和强烈的归属感。在中和风,彼此尊重,彼此信任,进而积淀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
廖黎记得多年前,一位经济学家谈到:“芭比娃娃在美国卖10美金,但是只给中国制造商1美金”。在电子美容仪这个领域,不少的工厂都在做简单的换个外形更新,但是廖黎认为,中国制造商不仅要建立优秀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体系,还要研究电子美容仪的作用机理和各种临床医学文献,与医学专家结合,才能做出更多的革新产品。
“希望今后中国制造商可以拿到产品链上更多的份额,过上更好的日子。”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如今,中和风更是走上了品牌化发展路线。
未来任道重远,中国制造对于廖黎来说,不仅是企业的发展,更是她内心的梦想与信念。这个梦想与信念,支撑着她和中和风散发出更加耀眼的民族之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