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未来拿出的方案有何不同?OMO概念美好 落地漫长
2020-05-08 14:03:12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疫情下,教育行业对OMO的争辩一直未有停歇。
一方面,4月下旬爱学习教育集团的线上发布会中,爱学习副总裁温鑫强调:“真正的教育OMO主场景仍在线下。在80%线下高质量服务的基础上,结合教研在线化、教学在线化、辅导在线化、管理在线化、营销在线化,才能发挥出OMO的优势。”
新东方三季报发布后,董事会主席俞敏洪、首席执行官周成刚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关键词——“OMO”。“新东方通过自主开发的OMO系统,平稳地将线下课程转移到了线上的小班直播,大大降低了疫情对新东方业务的影响。”俞敏洪如是说。
另一方面,前新东方在线COO潘欣在不久前的个人直播中,谈及OMO时提到,“热炒的OMO概念,绝大多数机构都是用来应急的。无论是解决寒假服务还是春季招生,需要提供这种线上化的服务。叫不叫OMO,其实并不重要。我相信有很大一批的面授机构老板是用来应急,疫情过去后很有可能转身就把线上的部分扔掉。”
在行业对OMO模式尚处争辩之时,教育公司中市值最高的巨头好未来,拿出了它在疫情中完善的OMO方案。
好未来拿出的方案,又有何不同?
业务线上化、管理线上化已成大势所趋
后疫情时期,教培机构仍有很大压力。
有相关调研报告显示,超过90%的机构表示疫情对机构经营有很大影响。无论是线下机构、线上机构还是线上线下融合机构,所面临的困难都避不开营收减少、场地租金压力和人力成本过高这三大问题。只不过三种类型的机构,困难排序有所不同。
教培机构营收下降幅度普遍较大,其中47%的机构营收降幅过半。受冲击最大的毫无疑问是线下机构,线上线下融合机构也遭受波及。约八成受访机构表示账上资金仅能维持三个月,形势刻不容缓。在此情况下,贷款、向股东寻求资金和减员降薪成了机构不得已的出路。
正如好未来集团CTO兼开放平台总裁、未来魔法校校长黄琰在发布会上指出,如今距03年的非典已过去了17年,教培机构仍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临同样的遭遇。
但与彼时不同的是,17年前很多教培机构在很短时间内就不复存在,17年后教培机构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非典时期在线、直播、AI、大数据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几乎都是0;但如今科技与教育的结合显然更加紧密,且教育生态共同体已初步形成。疫情期间,教育公司纷纷驰援武汉;行业巨头开放自家技术平台,助力中小教培企业渡过难关的案例数不胜数。
如今看来,教培机构在后疫情时期最明显的进步,就是改变了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方式——业务线上化、管理线上化已成大势所趋。即使目前机构尚无法在线下开课,疫情成了外部限制;但只要需求还在,疫情对教培行业的冲击,长远看来使教培行业获得一次“群体免疫”的机会。
随着疫情的逐渐稳定,全国各地教育机构开始陆续复课。然而,线下教育机构仍面临复课时间不一、暑期压力大等诸多难题。
在此背景下,好未来又为行业做了什么?
To B业务的优化升级:“大直播”与小班课
疫情之于好未来,成就了学而思网校,而好未来之于行业,则是旗下的to B业务将好未来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和经验、运营规则作产品化落地;且持续不断地复制、推广和迭代。最明显的、也是好未来这次发布会上重点突出的部分,就是“新未来魔法校”。
此次推出的“新未来魔法校”,本质上就是好未来梳理自身产品后,将“原未来魔法校”及公司旗下部分to B产品重组、优化、升级后的产物。具体量化来看,好未来选择在“原未来魔法校(魔法双师+未来好课+校长学院)”的基础上,将“乐外教”业务并入该体系中,形成了“新未来魔法校”。因此新未来魔法校拥有四个拳头产品:双师直播、未来好课、校长学院和AI英语。
但相比于未来魔法校更多是在战略层面上的重组升级,此次发布会上好未来的两个产品引人注目:一个是刚升级的“直播云”,另一个是刚上新的“双师小组课”。
对于直播云,好未来在发布会上官方宣布了一组数据:疫情期间直播云支持了超4万家教育机构,向累计2000万人次学生免费在线授课200万课时。由此来看,直播云这一产品已经够“大”。
一款直播产品想要做“大”,稳定性和流畅度必不可少。适逢疫情期间的线上发布会,记者得以临场体验该产品。直播画质上与其他教育公司的产品大同小异,但在稳定性和流畅度上,我们发现一旦所用WiFi网络出现带宽异常波动,该直播APP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实测不足1秒的时间)自动切换线路保证画面的稳定与流畅,基本可实现网络卡顿前后直播内容的无缝衔接。
对于“双师小组课”,疫情期间,全国2亿多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实现“停课不停学”。但在线学习、尤其是在线直播大班课,仍存在学习氛围弱、关注度低、互动性不够等问题。
在此情况下,好未来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未来魔法校打通了双师课堂与在线课堂,推出OMO解决方案“双师小组课”。该小组课有一个特点:线上端采取5人组课模式。
有资深教育从业人士指出,现在全国性的双师大班,从教学效果来说肯定是不行的。但全国性的双师大班可能会演变成本地化双师大班,而本地化双师大班再演变就可能是双师小班模式。因为教培机构必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而小班是一个被验证过教学效果比双师大班更好的品类。
由此看来,好未来似乎已迈出了向本地化双师小班演进的第一步。这种变化,正像未来魔法校未来好课负责人张超月在发布会上所说的那样:“教育OMO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未来教育的效率产能和亲密度一定会有更好的结合。”
OMO概念美好,落地漫长
发布会上,好未来集团CTO兼开放平台总裁、未来魔法校校长黄琰浅谈了自己对教培行业OMO的看法。在他看来,线上代替不了线下。究其原因共有三点:
一是信息传递有损,在线下、面对面时的传递更顺畅、更有能量。
二是亲密度有损,在此情况下的产品设计,需要在承认信息传递有损、亲密度有损的前提下,去做出各种类型的代偿方案。
三是区域差异大,统一的教学版本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地方根据当地的教材版本特色去研发内容,是未来教学教研的重要方向。在此情况下会导致一个新物种的出现:区域网校。地方性线下机构将自己转成了纯粹的线上网校。据其考察发现,在福建、广东等地,已经出现了优质区域网校的雏形。
但与此同时,线下也离不开线上。疫情结束后,大概率不会再有纯粹的线下机构,几乎所有的机构都是线下和线上相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OMO。
对此,黄琰展示了一张好未来官方对OMO的概念图:
他将OMO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营销”。增加线上招生渠道最容易被接受,这个层面逻辑简单、但效果传递也较短。
第二层则是“内容和服务”。当下提供和交付的教学内容中,存在线下合适/线上线下效果相差无几/线上合适的三种类型。但教研内容,未来应该是几乎所有的都转移到线上。老师“敝帚自珍”将不再是主流,教育内容数字化是必然趋势。
第三层则是“数据”。OMO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数据。未来很长一段时间,OMO在数据层面,应该会有一系列的教育数据产品出现。教培机构不需要考虑数据如何用,直接去使用相应产品即可。此时这一类产品就等同于可以被采购和使用的基础设施。未来每一个机构都能通过基础设施,快速补足自己的教学能力。
黄琰以此次发布会上推出的三款产品量化举例:需要教学服务基础设施(师资力量不足)的机构,可以选择“魔法双师”;需要内容基础设施(讲义教案落后)的可以选择“未来好课”;需要工具基础设施(技术力量薄弱)的可以选择“直播云”。
在此基础上,机构需找到自身的核心差异化定位。师资优劣决定教培机构好坏的情况将不再是通用现象,因为每一个机构都有条件使用教育领域里面的基础设施,通过第三方服务补足自己的基础能力。在黄琰看来,这种变化是未来行业中几乎可确定的,也反应了教培行业的整体水平正逐渐提高。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