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新熙盟徐冲|从科研到实业,跋涉在生物科技前沿
2020-04-24 13:24:58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随着国家发展经济、鼓励自主创新的力度越来越大,科研技术人才迎来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春天。从中央到地方,各地政府都推出了积极的扶持政策,各大产业园区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并帮助他们落地生根,专注技术研发与产品生产,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安徽宿州,便是积极引进高科技人才的城市之一,安徽新熙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办人,来自中科大的徐冲也是在这里找到了事业的归宿。
商业布局
近几年,宿州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科技创新、招才引智提供了政策保障。
2017年9月,徐冲及其他创始团队成员与宿马现代产业园区、宿马集团、宿马润达产业基金项目进行了深度对接。2017年12月,曦萌生物与润达基金两家公司共同注册成立新熙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高科技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资源。新熙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初始团队成员均来自中科院微生物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之后新熙盟又迅速汇聚了一批来自大连医科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生命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高技术研发人才与国内知名上市企业的管理、运营精英,就此奠定企业的人才基础。
基于公司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核心优势,徐冲通过共建产学研平台、委托开发、实验室项目中试放大、技术授权联合生产经营等方式,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生物制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更是明确了立足微生物发酵领域,开发农业及人体微生态制剂、生物医药中间体、新型酶制剂3大系列产品的商业布局。
徐冲从科研转到实业的创业道路就这样一步步开始了。
跨界难
这不是徐冲第一次创业。
2000年之前,徐冲就曾经试图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然而科研与实业具有诸多差异,团队管理、商业模式构建、营销渠道打造都考验着他,2001年,首次创业失败,但他初心未改,系统反思了存在不足的环节,并为后续创业做准备。
如今,尽管积累多年,顺利创建了公司,搭建了团队与公司组织结构,但艰难仍是不言而喻的。徐冲坦言道:“在创建‘新熙盟’的过程中,尤其煎熬的要数团队全体成员不计回报的日夜付出以及方方面面的博弈与协作。”
所有的积累与沉淀,都是为了取得科研突破;研发、打造产品和实现标准化生产,是新熙盟优先级最高的工作。从技术研发到推出产品,只是走完了一小段路。仅以目前公司首款C端产品复合益生菌固体饮料为例,产品需要实施小范围的试服用,并收集试用反馈,多轮升级研发生产,前后历经数月最终确定可以标准化生产的产品样本。而公司潜心研发数年之久的新型维生素吡咯喹啉醌等项目,则需要历经小试、中试放大、产业化等环节,期间经历种种,终于在2020年初实现了可喜的突破,技术达到国际前沿水平。
徐冲认为,为大众提供能消费得起的高品质产品,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和根本。除此之外,打造科学的共享合伙人机制,扩大营销团队,增强消费者对公司各类产品的认知和体验,是关系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而新零售,恰好能够满足新熙盟的发展需求。
主动求变
对于新熙盟来说,做新零售是“刚需”,也是大势使然。
2020年,众多行业受到波及,许多人无法外出购物,大规模复工也一再推迟,企业如何生存以及如何与消费者沟通成为难题。然而这一难题也成为检验企业的试金石,众多早早布局线上运营网络的企业,在这场竞赛中赢得先机。
两方面原因促使徐冲将新零售作为当前与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核心。通过对新零售行业的考察,他选择与头部新零售服务机构合作,从新零售系统、合伙人共享机制到品牌营销推广等多方面为企业赋能,为熙盟营养旗下的益生菌系列产品找到发展新零售的正确策略,更为今后添加新型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物质的营养产品系列率先探索出成功之路。
在新零售模式下,企业不仅能够透过快速裂变,深入广大消费者的各种生活场景中,而且还能用大数据管理品牌。通过收集用户信息、产品信息、渠道信息、供应链信息、物流信息、客服信息等模块的数据,新熙盟将对人、货、场拥有清晰的掌握,并将用户需求转化为新技术研发的初始力量。
正如国家发展要制定一个个五年规划,从而保证国家发展不断接近发展目标,徐冲也为企业制定了五年规划:“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五年内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发酵生物制品CDMO供应商;实现新熙盟生物科技中小企业板上市。”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