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篇大文章” 推动新型原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04-21 16:47:21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培育新产业 壮大新动能 强化创新驱动
做好“三篇大文章” 推动新型原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访辽宁省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侯慧明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之年,新的一年,辽宁省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中心是如何坚持以“政府助手、企业帮手、产业推手”定位和“平台+服务”理念为宗旨,做到“面向政府,服务科学决策;面向企业,服务创新发展;面向产业,服务转型升级”,聚焦新型原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补齐发展短板,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开创工作新局面,推动辽宁省“一带五基地”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呢?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记者就此采访了辽宁省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侯慧明。
记者:侯主任,您好。新的一年,针对新冠状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辽宁省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中心在您的带领下,应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呢?
侯慧明:2020年,辽宁省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站在“五大安全”战略高度谋篇布局,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安排,准确把握“政府助手、企业帮手、产业推手”的定位,着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共性基础研究,着力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对接,着力推动加快创新型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推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协调发展,为扎实推动”一带五基地”建设高质量发展和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保障支撑。
记者:在重点工作安排上,我们应该如何紧紧围绕落实国家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开展全省新型原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怎样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呢?
侯慧明:一是提高站位,理清思路,明确定位。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总目标,瞄准新材料前沿技术,以国际化视野、创新型思维,科学谋划新的五年规划。在做好中心“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的同时,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冶金、石化、建材等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编制。积极参与并开展辽宁省新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辽宁省“一带五基地”建设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等课题研究。
二是围绕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把“平台+服务”做为工作切入点,整合资源,在产业创新发展、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平台建设等方面,助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先进金属材料、精细化工和催化、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开展专题研究,探索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解决“卡脖子”共性关键技术等问题的方法路径。
记者: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和“补短板、建优势、强能力”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辽宁省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中心有哪些举措呢?
侯慧明:一是联合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开展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战略合作,助力推进“辽宁新材料创新中心”建设。以需求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和主动引导,形成技术创新持续供给能力和技术成果有效转化。科学定位,围绕创新体系建设总体布局,形成科技创新中心,与国家材料实验室形成有机衔接、相互支撑的总体布局。统筹项目、基地、人才等创新资源布局,激活存量资源,引导创新资源按照实际需求有目的地流向产业和企业。强化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优化成果转化、人才激励等政策措施,构建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共同体。
二是开展政产学研用对接,以政策为向导、以市场和需求为目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落地。在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引进与推广方面拓展合作空间。紧密联系高校、科研院所、园区、企业,在推进一批新技术、培育一批新产品、落地一批新项目工作中有举措、见实效。
我们要针对省内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的发展需求,深化与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的合作,引进高层次专家团队和国际先进技术、最新成果,通过组织“院士行”等考察调研及专家会诊等活动,有效衔接和推进产学研用合作交流,为诊断发展问题提供保障支撑。
进一步深化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材料问题研究所的合作,建立推动技术引进和合作转化的长效机制,推动企业在钢铁材料、钛材料、硼镁材料、先进陶瓷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要继续加强与本钢集团研究院、沈阳化工研究院、省轻工科学研究院、辽宁科技大学及相关院所的合作,组织成立辽宁省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组成专家委员会,开展共性及关键性技术协同攻关。
记者:那么应该怎样按照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安排,积极参与辽宁省相关部门在产业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保险补偿等方面的工作呢?
侯慧明:今年,我们要围绕省政府安排的重点工作,参与制定实施《关于推动我省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围绕镁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深入研究,扎实推动我省菱镁产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完成省政府交办的重点工作任务。
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实现传统材料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聚焦形成先进材料产业优势,分行业跟踪调研230户战略性新兴(新材料)企业和70户重点企业,开展调研和统计分析,综合研判我省新型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积极推动新材料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产业集群的发展。
记者:那么又如何围绕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和产业链水平提升,做好产业情况梳理和基础工作,助力新型原材料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呢?
侯慧明:建立全省新型原材料产业、行业信息库。梳理汇总新型原材料产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特色新产品,充实完善“三重一特”情况库,为做好全省产业发展规划奠定基础。并结合发展规划对重点行业产业链做进一步细化分析,提出优链、补链和提升价值链水平的建议。
在做好全省新材料产业2019年度发展(试刊)汇编工作基础上,总结经验、补齐短板,组织开展全省新材料产业2020年度发展报告编撰工作,推动成果展示和产业集聚,加快发挥推动和指导作用。
紧密跟踪国家层面的20个材料攻关项目和20个平台建设,紧盯省内230户规上战略性新兴企业和百项重点项目,相关部门和机构要重点跟踪服务,助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记者:针对重点县域、重点园区的发展需求和产业链短板弱项,采取什么措施协调组织科协、学会及高层次专家深入县区、产业园区(聚集区)开展考察调研、科技对接、发展战略咨询及座谈交流,促进技术交流、项目合作和融资引智。,推进辽宁省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与辽宁新材料产业融合发展呢?
侯慧明:我们要在推进我省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与辽宁新材料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产业金融政策宣传与解读,推介金融服务资源,开展金融助力新型原材料产业活动。与辽宁中冀新材料创业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开展深度合作,促进银企对接。深化与上海云砺信息有限公司的合作,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新材料行业发展。
记者:对于整合要素资源,开展各类平台建设和提升服务工作,提高辽宁省新型原材料产业的全要素效益该如何做呢?
侯慧明:我们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积极加快推动我省菱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参照河南省非煤矿山管理模式,组织构建涵盖矿山开采、生产加工、环保治理、产品交易为一体的产业综合大数据服务平台体系,以试点县为突破口,推动建设以省级平台为中心、产地县综合服务平台同步推进的网络体系建设,服务政府部门监管,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加快建设辽宁新材料创新展示平台,打造辽宁新材料创新中心。在已有辽宁特种资源新材料展示中心的基础上,深化与深圳赛瑞战略合作,建立辽宁创新材料馆,通过线上线下集中展示国内外最新材料技术、新成果,特别是辽宁先进材料产业的发展成果、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等,为辽宁新材料重点企业提供精准营销、推广服务、数据信息服务,成为辽宁重要的新材料创新服务平台。
在与省知识产权局合作,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赋能新材料发展,打造辽宁省新材料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在辽宁省镁资源产业专题专利数据库及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基础上,着手建设辽宁特种资源产业专利数据库及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与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协同,做好辽宁新材料知识产权(援助)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同时还要做好一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打造新材料大数据平台,强化科技信息智库支撑。在现有科技专家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完善专家范围,细化专家信息,构建我省先进材料行业专业化、分层次、全覆盖的专家智库。
二是搭建公共检测和分析服务平台。对接省内外优质资源,合力推动建立新材料检测服务体系,开展先进基础材料和新材料检测和分析。
三是围绕产业区位特点,通过建立协同机制和产业联盟,推动新材料产业耦合发展和集群建设。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各市地及重点县区交流对接,形成全省上下协同联动的网络式格局,实现协调一致、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
四是推动新材料产业联盟建设。谋划推进思路,汇聚共识、争取支持,实质性推动辽宁省镁产业联盟建设,建立行业公约,加强行业自律。
五是加强与各层级协会、学会、商会等组织的联系,建立战略合作和协同工作机制,建立先进材料协会(学会)联合工作平台,形成合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
六是围绕统筹推进全省新材料产业和特种资源产业协调发展,加强产业合作交流、促进产业链协同,推动我省特色产业及新材料产业耦合发展、集群建设。
七是聚焦新材料产业及特种资源产业转型升级,组织召开2020年国际新材料科技发展论坛、“特种资源产业+智能制造”发展论坛、2020年首届中国(大连)国际硼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助力特种资源产业协调发展。
记者:那么,对下一步工作都有那些要求呢?
侯慧明: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建统领。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政府工作报告等一系列重点工作部署。
二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狠抓落实促提升,狠抓能力促服务,进一步强化示范引领,持续增强履职水平;坚持问题导向,精心组织,“一项工作、一个领导、一个团队、一张图表、一抓到底”,责任细化到事、到时、到人。
三是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成果导向。要结合职责任务,做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有推动、辽宁关键新材料产学研相关服务工作有突破、辽宁新材料行业绿色化智能化推进工作树标杆,务求解决辽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问题,取得实效,为辽宁经济稳增长做贡献。
四是加强督导考核。建立工作机制,落实部门领导的责任,强化督导考核结果运用,形成正向激励机制。中心党组坚持每季度集中调度总结,分管领导按月进行调度评估。坚持时间节点、完成标准、全员参与的工作要求,工作进度图标化上墙公示。
五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把能力建设落在日常、抓在经常,以上率下,强化示范,营造学业务、转作风、提能力良好氛围,履职担当、爱岗敬业、有效执行,当好服务能手、保障强手、支撑高手。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