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观察 > 正文

豫金刚石悲情触雷 大势面前如何自救?

2020-04-08 02:01:47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豫金刚石悲情触雷 大势面前如何自救?:这一次,在A股市场表现一向良好的豫金刚石(300064),结结实实的踩了一个大地雷。2月29日,豫金刚石发布的2019年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

这一次,在A股市场表现一向良好的豫金刚石(300064),结结实实的踩了一个大地雷。

2月29日,豫金刚石发布的2019年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040.34万元——这个数字看上去一如过往十年一样的风和日丽——但不成想,4月3日A股收盘后,豫金刚石突然发布了一则2019年业绩预告及业绩快报修正公告,数字与之前有了云泥之别:股东净利润跌至巨亏51.52亿元。修正前后,豫金刚石2019年营业总收入不变,均为9.7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21.33%。但不到两个月时间,公司净利从盈利8040.34万元到巨额亏损超过50亿,瞬间就让自己从天堂跌入地狱,舆论对其喊打喊杀的声音,几乎一夜之间就充斥了网络的每一个角落。

短短一个月之内的两次公告,业绩从盈利到巨亏,绝非上市公司运营的正常状态,是否存在财务造假或其他违禁问题,目前仍未有更有力的证据出现,但仅就豫金刚石的历史表现来看,其“综合素质”却在如今的A股市场上颇有亮点,自2010年登陆A股之后,更是连续9年实现盈利——虽然股价被持续低估,但其运营与前景,一直被业界所看好。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豫金刚石出人意料地引爆了惊雷,难免伤筋动骨,关于企业的未来之路,也就到了必须重新审视与思考的时候。

业绩变脸: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样的惊雷,伤害的不仅仅是豫金刚石近3万户的股东,同样也包括企业本身。所以市场在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对于业绩预期巨大落差公司董事会做出的回应。

对于业绩大变脸,豫金刚石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增加预计负债确认和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应收款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具体来看:

一是截至目前,公司共涉及45项诉讼/仲裁案件,案件金额合计约44.33亿元。公司认为部分诉讼最终的法律判决很可能对公司不利,基于谨慎性原则,根据相关诉讼事项的证据及估算赔偿金额确认预计负债约21.76亿元;

二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行业环境变化对钻石可变现净值产生了较大影响,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再次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基于谨慎性原则,公 司测算本期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约10亿元;

三是由于部分应收款项的对手方存在信用风险,公司拟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按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定减值损失,预计计提坏账准备并确认减值损失10.30亿元;

四是公司会同专业的外部评估专家对截至2019年末的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进行了更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对可能存在减值损失的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补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8亿元。

超过50亿天文数字的落差无疑极大的刺激了市场得负面情绪,一夜之间,对豫金刚石四点回应针锋相对的言论被最大可能的放大:“官司问题还有23亿的问题是不是下一颗雷?”、“新冠怎么能成为2019年业绩的背锅侠?”“10亿应收款这就不准备要了么?”等问题被连珠炮一样的抛出,其规模与态势,一如当年浑水无原则的在纳斯达克做空中概股的样子。

但客观而言公司董事会所回应的四点原因看上去过于书面化,概括起来其实不过是16个字:官司缠身、新冠影响、坏账风险、资产贬值——看上去,这些原因的客观性谁都无法避免与否认,豫金刚石之所以被推上风口浪尖,只不过是因为牵涉的数字太大而已。

官司缠身是历史遗留问题,出于风险考虑,将官司可能打输的成本列入运营成本,以及对于超过10亿坏账的问题防范于未然,何尝不是一种风险防范的举措?值得注意的是,在董事会回应深交所问询函的答复中,豫金刚石已经拿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公司针对目前诉讼及流动性等风险成立风险化解小组,争取消除风险点及对公司潜在的影响,共同就公司所涉纠纷事项及相关方沟通磋商尽全力保障公司权益。”——这样的态度与效率,在这样的“灾难级”惊雷之后,难能可贵。

新冠的影响库存商品销售困难同样是客观事实,将2019年生产的产品在2020年因为全球疫情爆发而血本无归造成的亏损,算在前一年的财务报表中,也并不违反法律与企业规则。在这样的全球经济停滞的情况下,哪一家企业能够拍着胸脯保证,可以旱涝保收、稳赚不赔?

更何况金刚石是上游生产制造商,而非下游人造钻石制品企业,卖的是行业平均价格不足1元每克拉的人造金刚石晶体,如此一来,仓库里的钻石为何会贬值,也就不难理解了。公开资料显示,公司2019年的库存较同期大增。2019年一季度末,公司的存货金额为6.97亿元;2019年6月30日,公司的存货金额为7.51亿元;2019年9月30日,公司的存货金额为8.48亿元公司。较同期分别增长66%、78%和101%。对于涉及出口并且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影响极大,豫金刚石显然也受到了波及。

官司、疫情、坏账、影响的又何止豫金刚石一家上市公司——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底,沪深两市已经发布业绩预期的上市公司计有85家调整了业绩预期,其中下调的企业高达43家,超过半数。但对于那些真正有实力、有底气、有市场的企业,财报的数字,不过是一份年度成绩单,今年考试不及格,难道下个学期上课的权力就被剥夺了么?答案显然否定的,目前二级市场的状况是得财报者得民心,但当真的有人直面自己的问题、公告自己的风险直视,投资者又会迅速的用脚投票、逃之夭夭,这样的矛盾,已经摆在了豫金刚石们的面前。

守土拓疆:基本面才是未来之基

来自二级市场的监管部门显然更在意二级市场是否看到了“真相”,所以才有了“问询函”的不断发出,但这同样也成为意图兴风作浪者的武器,更有所谓的诸多业内人士,直接因为豫金刚石在3月曾经接到过深交所的问询函,而作为攻击企业瞒报与造假的证据根据沪深交易所披露的监管问询函件不完全统计,2019年4月1日至今的一年时间里,共有1177家公司,累计收到2100封问询函件,如果这都能作为评判一家上市公司好坏的标准,那A股市场,哪里还有优劣之分?

显然,财报与公司实际运营生产之间虽有联系,但比较消极的激进的财务处理并不意味着公司的实际生产运营绝对出现异常。

相对于创业板上的其他企业,豫金刚石无疑一直是较为另类的存在:上市近10年以来业绩稳定、持续盈利;负面新闻极少;拥有核心技术、行业龙头地位以及标准制定的话语权;管理层基本为技术出身,不擅资本运作却痴迷技术研发创新……

这些“另类”的标签也许对于豫金刚石度过此次业绩变脸带来的舆论危机并无大用,但在基本面上,却是实打实的成就。

公开资料显示,豫金刚石在是超硬材料行业的优秀企业之一。主导产品为人造金刚石,已成为全国人造金刚石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人造金刚石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三。2016年,公司定制募资投建的克拉宝石级钻石项目,也使得大单晶产品逐渐成为支撑公司的业绩主力。“规格较大的人工合成钻石在市场上较为稀缺,也就意味着价格会呈几何倍增长,企业相对毛利率更高。”豫金刚石财务总监刘国炎称,目前公司大单晶在欧美市场需求显著。近年来由于工艺水平提升带来的利好,相关产品毛利率也可达50%以上。目前公司10克拉人工合成钻石原石也已在实验室获得成果突破,技术始终保持了行业领先水平。

超硬材料的应用,较为广泛,工业钻石只是其中应用场景之一。由于超硬材料的优异性能,在锯、磨、切、钻等各类工具中都有应用,而随着我国超硬材料行业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超硬材料应用领域逐步拓展,成为微电子、光电子、通讯、航空航天、信息等高科技新兴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围绕超硬材料产业链,豫金刚石坚持自主创新,目前拥有国内、乌克兰及印度三大研发团队,已经获得各项专利数百项。作为首家实现大单晶金刚石规模化生产的企业,近年公司坚持“工业+消费”产业发展战略,传统业务优势明显,市场覆盖面不断扩大,同时又扩展了诸多新业务,例如培育钻石饰品工业化、3D打印钻石牙齿、纳米金刚石刀片等领域均有突破。

2019-2020年的,中国各行业的领军企业均在动荡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压力下负重前行,极容易让企业运营陷入困境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沉淀、整合、打磨与创新成为实体企业破局的关键。就目前来看,虽然业绩预期变脸成为一颗伤筋动骨的爆雷,但豫金刚石依然在国内拥有绝对的行业优势地位,同时又是行业标准的参与制订者,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方面又走在了前列,只要守住基本面的优势地位,咬紧牙关挣脱二级市场的舆论泥淖,企业的未来依然可期。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