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浩云----教育改变命运
2020-03-31 18:58:16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黄浩云:男,1975年毕业于安化一中高29班,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黄浩云先生在采访结束时,对我们说了一句话:“教育改变命运啊”。很难想象,黄浩云先生真艰辛的路程究竟有多苦。
一位哲人说过,改变命运主要有两种途径,动乱年代,造反;和平年代,读书。
黄浩云的父亲,却在安化一中(那时叫“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简称“安师”)的4年里,有幸把这两件事都做了,从此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
他的父亲生于1930年,地道的农家子弟,1944年入读安师,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基本教育,并且,在1948年,加入了共产党。那时,国共决战已经开始,但长江以南还都是国民党的天下,算他“造反”并非夸张。通过安师的4年,他的父亲使自己从一个农家少年,成长为新中国的有文化的基层干部,使他的后代吃上“商品粮”,成为“城里人”;使他的儿女们,能入读安化一中,继续受到良好的教育,后来有机会考上大学,实现龙门一跃;而他的孙辈们,就可以再接着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入读欧美名校,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一个人的成长,一个家庭的兴盛,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借助于前人的积累,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要有上升的扶梯。好学校,就是这样的扶梯。安化一中,是我们家乡最大、最长久、最受人信任的人生的扶梯。能借助这个扶梯,实现人生的转折,是父亲和我的幸运。她改变了父亲和我的命运,她还将改变许多人的命运 。
1973年2月,黄浩云差一点没能进得了安化一中。他的初中同学,大部分都没上高中。如果没上一中,他后来的命运,很有可能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如果没上一中,他就是从这个扶梯上滑落了。那时候,他刚满13岁。
这些年,每次回到安化乡下老家,看到他父亲几个兄弟和后辈们的生活状况,感慨万千,更深感这个扶梯的重要,更深感父亲和他自己的幸运。他父亲的弟弟,都没有上过学,一直在那块并不丰腴的土地上讨生活。他父亲的大弟弟,身强力壮,远近闻名,年轻时能挑500斤,辛勤劳动一生,前几年,到了70岁,有时还不得不外出做挑夫,一天挣15元。他父亲的小弟弟,心灵手巧,改革开放后,开了一个小小的加工厂,但是周围就那么点机会,也只是糊口而已,还被机器伤了手,伤了腿。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儿女们,都没有受到基本的学校教育,未能有真正的一技之长,都40岁、50岁的人了,还到处打工,工作虽然努力,也成不了骨干。这些年,和他的这些堂兄弟们交往,我深感并不比他们聪明。这不是聪明才智的问题,而是是否受到了基本教育的问题。
社会已经多元化,成才和发财,或过上体面的生活,都不仅仅只有读大学一条路。但是,这不能否定教育的功能,特别是不能否定基础教育的功能。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实现了小康还是发了大财的家庭,大多数都会把后代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这不仅因为读书是鲤鱼跳“农门”的惊险一跃,更主要的,在解决了温饱之后,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如何更进一步发展自身、家庭和国家、民族的百年大计。
现在,造反而能改变命运的机会越来越少,“和平发展”“和平崛起”,不但是对国际而言,更是对国内而言;不仅是世界大势所趋,更是国内人心所向。既然如此,我们面前主要只有一条路:好好读书。因为,教育改变命运。
人过半百,常怀思乡怀旧之情。遥望南天,向抚育了我们两代人的母校致敬!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