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柱:一个问题催生一个爆品创新机会
2020-03-26 12:23:27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从问题到产品,需要过最关键的3关:
第一关:发现真问题(真需求);
我们认为:产品的本质就是解决方案,产品的精髓在于它所解决的问题。只要发现了一个问题,就需要一个解决方案,解决方案需要以产品为载体,因此一个问题背后,就有一个产品创新机会。比如:开车困了,就可以有提神的饮料(红牛、乐虎);消化不良,就可以有助消化的解决方案(江中牌健胃消食片)等等。
用这个视角去审视生活,所有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皆可转化为产品,问题越大,容易创新出一个高频消费的产品。
马云有一句鸡汤:机会就在别人抱怨的地方。还有一句更励志:一家伟大的公司,应该要解决社会问题。
我们认为以问题为导向的产品创新,是属于商业的正道,因为它的发心是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以产品为载体去完善社会,这是兼具道义与商业的道路选择。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必须去发现的是真问题,只有真问题才能产生产品创新的机会。
所谓真问题,就是一定是用户觉得特别痛,需要被迫切解决的问题,用户如果不觉得那么痛,不解决也不影响生活,那么这种问题转化为的产品,就很难赢得大量用户的使用。
而且真问题一定要从可行性上是的确可以被解决的,有些问题很痛,但却是不切实际的问题,比如:非常缺钱,想在家躺着睡觉赚大钱。这也是一个问题,这种问题能转化为产品吗?
也能!不过转化成为的是骗子产品。比如:让大师给开个符,就可以轻松发财。
这种产品本质上就是利用人们不切实际的幻想去变现的产品,而没有真正切实给对方解决问题,反倒是产生了更大的问题。
产品某种程度上就像是一种治病的药,有病就肯定会有药。就像一句很嘲讽现实的话:世上本没有包治百病的药,但人们想有这种药,于是就有了这种药。
如果想做一个有生命力的产品,就必须是真药治真病,而不能做骗子型的产品,做一锤子买卖。
如果把产品比做药,把问题比作病症,还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预防性的药比治疗型的药难卖,从事实上来讲,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重要,而现实情况是:人们如果不生病,就想不到预防。就像说知道健康很重要,但年轻人对健康类的产品是熟视无睹的,直到他生病了,才能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
第二关:正确的产品形态
面对同一个问题,解决方法有很多,所以可以产生的解决方案也有很多,比如困了累了,可以喝红牛,也会到洗脚店去按摩,都是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
把问题转化为什么样的产品形态去销售,这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
因为不同的产品形态,给顾客带来的感知是截然不同的,给顾客的体验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产品形态承载着人们不同的预期,就像是我们感冒了就要吃药,但如果你开发一罐饮料,可以治疗感冒,即使真管用,大部分消费者也是不信的。
因此,考虑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一方面是洞察真问题真需求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将需求及问题转化为最合适的产品形态的能力。同样的问题及需求,承载的产品形态不同,效果截然不同,销售效率截然不同,有的甚至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比如:同样是阿胶的产品题材,做成保健食品,可能人们是可以接受的,但企业如果想把阿胶做成外服的化妆品,消费者就难以接受。
因为发现了正确的问题,却没有采用真正的产品形态去承载需求,而导致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
第三关:完善产品体验
一个能否解决真问题,并且用正确产品形态承载的创新产品,就具备了被消费的根本条件,但如果还想让产品得到更广泛的欢迎度,还要在用户体验上不断打磨,让用户体验的爽,就像太阳能热水器虽然满足了广大农村群体洗上热水澡的需求,但是冬天的用户体验太差,所以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农村的人们也会慢慢抛弃太阳能热水器这个产品的。
产品体验尤其是在服务行业,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体验本身就是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星巴克的产品不仅仅是咖啡,而且还包含了各种体验环节,这些体验点就构成了星巴克的大产品。
以上就是我们谈的“以问题为导向的产品创新”,其实你一旦用问题意识看待生活,除了更容易发现商机外,对心态调节也很有好处,因为你遇到问题时就不会去抱怨,而是尝试去转化为产品创新的机会,奇妙无穷矣,不信你试试看。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