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节能为节约型机关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2020-03-26 10:00:23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随着城镇化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在国家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据统计,我国既有公共建筑不足城镇建筑总面积的4%,但能耗却占城镇建筑总能耗的25%以上。因此,公共建筑具有最大的节能潜力。
政策支持
政府机关严抓厉行节约,推进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最大限度保证公共机构实现节能降耗。
近日,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方案》,明确到2022年,力争70%左右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达到创建要求。 《方案》从完善制度体系、推行绿色办公、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开展宣传教育四个方面明确了创建内容,同时明确了节约型机关评价指标。
公共机构节能相关政策回顾
◎ 2007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由国务院制定并颁布的《公共机构节能条例》,都明确了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法定义务,对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 2007年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对公共建筑节能建设和改造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工作方案。
◎ 2013年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能效领跑者、节水型公共机构等创建评选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建成3600多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184家能效领跑者、3万多家节水型公共机构。
◎ 国家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抓好厉行节约,推进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推动出台了300多件制度标准。
各级政府机关纷纷出台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技术护航
建筑能耗在公共机构用能中占很大的比例,实现建筑节能是节约型机关建设项目的重要环节。
建筑主要用能类型为电、水、热力和燃气,了解能耗现状是建筑节能改造的前提。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对建筑能耗进行实时精准的数据计量、传输、统计、分析,提高建筑的运行管理水平,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
海林建筑能耗监测平台
■ 依托计算机网络、通信、计量控制等信息化技术,对建筑用能(电、水、燃气、热、冷、可再生能源)消耗的分项计量、实时监测、统计与动态分析,提升建筑节能管理信息化、精细化水平;
■ 建立科学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实现对重点能耗建筑能源利用状况的实时、准确的动态监管,并对能耗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诊断。
■ 明确各项能耗的具体去向,让用能管理规范化,透明化,最终实现对建筑用能的科学管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能耗成本。
重大项目
海林节能为十多个机关部委办公楼(包括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国家药监局、国家环保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文物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证监会等)部署建筑能耗监测平台,搭建功能全面的节能监管系统,助力其完成节约型机关建设。
海林机关部委办公楼建筑能耗监测平台通过搭建完善的节能监管系统,实现能源消耗数据的计量、传输、统计、分析;在能耗数据基础上进行用能系统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报警预警、节能潜力分析;为能耗对标分析、定额管理、各单位排名公示等管理措施奠定数据基础;并与中央国家机关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汇总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制订节能规划、完善能源管理制度、验证节能改造成果。
系统升级
海林节能将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与楼宇自控系统连接,升级为建筑能耗监测与节能控制系统,实现一个平台对整个建筑所有数据的监测、分析和设备的控制,完成一体化闭环管理,创造舒适健康和节能的室内环境。
能耗监测:能耗监测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软件,实现对建筑内各个环节各个区域的数据监测,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运算、优化。
节能控制:节能控制系统把优化以后的数据运用到控制模块(如机房的设备、管道系统的水泵、阀门,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控制器等),有效调控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室内环境恒定节能。
舒适健康环境调节:楼宇自控系统联动空调、新风、净化、杀菌等设备,将室内环境监测数据与舒适健康标准相对比,实时调节设备运行,改善室内环境,保持舒适健康。
智慧控制:系统采用智慧温控器、智慧传感器或与全环境智能控制系统联动,记忆用户使用习惯,帮助人去思考,自动调节设备运行,以智能的方式实现舒适生活与节能高效的平衡。
海林节能专注智慧楼宇科技21年,成为中国暖通自控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完整的产品体系,是国内能够从解决方案上提供最全产品的民营企业之一。
在建筑智慧控制及服务云平台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对建筑内的空调、采暖、新风、热水、灯光及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和能耗,实时监测、控制、分析和管理,实现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健康与节能。
海林节能秉承“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做负责任的公司,做令人尊敬的企业”的经营理念,以持续的科技创新和卓越的产品品质,助力全国各级政府单位创建节约型机关,在保证建筑舒适健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实现节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