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观察 > 正文

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姚志强:把握“新基建”数字化发展趋势

2020-03-23 16:41:26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姚志强:把握“新基建”数字化发展趋势:我们时常在问自己“下一个十年,你会在哪里”,如今可以判断的是,下一个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经济发展将会充满不确定的因素。在此次...

我们时常在问自己“下一个十年,你会在哪里”,如今可以判断的是,下一个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经济发展将会充满不确定的因素。

在此次防疫防控和复工复产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作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疫情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虽然此次疫情对我国经济产生一定的短期负面影响,但对中国整个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影响并不大,待疫情平息后,经济社会活动将快速回归正常。其中,疫情成为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区别于传统的“铁公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偏重于数字化(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特高压、充电桩)和高铁/城轨等领域,支撑着数字化应用(电商、云计算、线上教育、娱乐、社交、金融)以及线下传统行业(零售、制造、农业、医疗、教育等)的智能化改造。

其中,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作为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的新型基础关键设施,将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这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

(1)5G未来市场巨大

疫情期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了“云直播”,大众通过5G网络成为“云监工”,对于两所医院的建设动态可以24小时实时掌握,间接加快了防疫工作的进度。

在中国电信5G网络的支持下,“5G+无人车”的消毒清洁功能也上线了,不仅缓解了医院一线消毒清洁的工作压力,也让消毒工作变得更加细致全面,更避免了交叉感染带来的风险。

不仅在助力防疫方面,5G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结合,也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

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设施,5G已逐渐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人工智能发展加速

2月4日,工信部发布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 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议书》,提倡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组织科研和生产力量,把加快有效支撑疫情防控的相关产品攻关和应用作为优先工作。这充分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在此次防控疫情战中的价值和作用,这也将加速AI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红外测温技术

远距离、非接触的AI红外测温技术,在机场、地铁、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的应用,不仅精准排查体温异常者、减少近距离接触风险,而且加快了顺利复工的进程,让经济建设尽快重回轨道。

·快速识别口罩佩戴情况

“口罩佩戴识别”技术对佩戴口罩人员的筛查、送药机器人代替医护人员完成配送工作、疫情机器人提供疫情建议等,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场景应用,大大提高了防疫工作效率,成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强力的技术支撑。

·AI医疗起关键作用

国内AI医疗快速发展,在关键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AI医疗影像诊断技术,在检验肿瘤早期症状时,将原本至少10分钟的检查时间,缩短到5秒内,效率提升了120倍。这项技术也被运用到此次疫情中的武汉等地医院,快速缩短原本需要排队几个小时的检查等候时间,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提升智慧社区防控效率

人工智能还为社区疫情防控提供了许多便捷服务。人工智能外呼平台、出入人车信息监测、重点观察人员实时报告、社区及周边疫情动态等服务陆续被开发,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便利的动态疫情服务,也加强了社区防控工作力度,提高了防控工作效率。

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在疫情期间得到了验证。随着5G的商用落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加速,并将带动其他相关技术的持续进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据预测,2020年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将突破700亿元;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909亿美元。这也是促进新基建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口结构变化带来机遇与挑战

如果说疫情事件是新基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的“校验场”和“加速器”,那么人口红利期的变动则是“催发器”和“推动力”。

整个社会正处于关键变革中,中国会渡过最后一个劳动力年龄结构最优的时期,这时期大概还有10-15年,直到社会再分配的完成。这可能会让70后的老年生活、80和90后的中老年生活、00后的中年生活变得震荡,但目前国家大力推进的新基建、智能化能够努力将它变得可控。

下一波人口红利,80后、90后将成为领导者,他们更加依赖智能化的能力,智能化建设将成为现在社会的刚需。

(1)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智慧城市发展

我们的城市经历了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现在正处于迈向智能化的阶段,正逐步形成智慧城市。智能化阶段更依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目前,线上应用已经互联网化,重点是智能化(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线下行业发展路径则是先数字网络化(工业互联网、5G),然后再智能化。智能化是智慧城市产业与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包括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深度学习框架、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关键共性技术等,不断强化人工智能作为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

例如在此次疫情中,我们在公共交通枢纽、社区、智慧内保、商业场所等场所,通过人脸识别、车辆识别、人像大数据、OCR、人像结构等核心技术,运用人像大数据平台、智能安防管理系统、智慧社区系统、人像大数据系统等人工智能防疫解决方案,对重点市域单元进行防控部署,有效地发挥了异常出入自动预警、记录重点人员轨迹、门禁登记访客管理等功能,保障了城市的安全运行。这也是人工智能推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建设的表现。

(2)技术大幅提升人、组织与社会的潜能

在技术革命大格局奠定的过程中,生物科技、航天航空、新能源、5G、人工智能、大数据会逐渐改变生产关系,人工智能引领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人工智能本质上能够把稀缺资源,就是我们最顶级的服务以10倍、100倍的量级扩展出去,让每个人享受更好的服务。它可以让人的能力变得更强,并为人类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这就是AI的未来,“定义智慧生活 提升人类潜能”。

人类利用大量时间在处理着重复性、基础性工作,而这些完全可以通过人机协同将其程序化、模块化,将问题交给计算机,这样就可以释放劳动力,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专业、更喜欢的事情。这就能让专家更专业,让消费者的用户体验更好、效率更高。这也表明人与机器最终的相处状态就是人机协同,也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例如1997年的深蓝机器人与卡斯帕罗夫的国际象棋人机大战,虽然最终人类失败了,但却并没有导致国际象棋参加人数的下降,反而降低了入门门槛,提升了国际象棋整体水平,使得国际象棋前所未有的繁荣。人机协同释放人类潜能后,让人快速进入行业的门槛,国际象棋如此,教师、飞行员、医生等亦是如此。

此外,人口红利期也为人工智能给人类提供个性化服务带来了机遇。

以金融场景为例,现在手机理财和银行网点提供的标准化服务几乎一模一样,人们都不需要去银行柜台办理了。如果银行通过AI等技术手段,针对每个人定制不同的金融服务方案,就会吸引顾客金融消费。比如现在很多金融产品经理,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模型,用很短的时间为手头上百名的每个客户定制适合他的金融产品,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当前市场转型发展的档口,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激发市场转变发展的动力。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与智能化建设,对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将成为新经济转型的关键突破口,有效缓解人口红利震荡并推动经济形态多样化发展。

下一个二十年,以5G、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智能化建设,将迎来巨大的爆发式发展,数字经济时代充满机遇与挑战。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