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观察 > 正文

时代精神与个人视角的融合——玉雕大师李映峰的玉雕佛造像

2020-03-17 09:58:33  

时代精神与个人视角的融合——玉雕大师李映峰的玉雕佛造像:佛教题材是玉雕艺术中常见的表现内容,其创作虽然要遵循传统仪轨与章法,但创作者们仍可从各个角度不断探索,运用新的表现手法,挖掘新的时...

佛教题材是玉雕艺术中常见的表现内容,其创作虽然要遵循传统仪轨与章法,但创作者们仍可从各个角度不断探索,运用新的表现手法,挖掘新的时代内涵,进而创造出自己的艺术风格。在众多的探索者中,浙江省玉石雕刻大师李映峰可谓独树一帜,多年来他醉心于佛法研究,尝试以玉雕的艺术形式诠释自己对佛法的理解,经过多年的创作,最终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高浮雕技法的形象塑造

李映峰的作品以小件为主,神佛形象的塑造多以高浮雕的技法表现,这种技法的运用不仅令主体形象更加立体、饱满,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鲜明的层次关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高浮雕技法在形象塑造上讲究形神兼备,注重块面之间的过渡,画面间的叠错、起伏,空间的营造等等,从二维到三维之间的转换,令形象与画面呈现出立体而分明的艺术效果。

以小见大的空间处理

对于玉雕创作而言,画面空间的处理一方面要考虑材质的天然形貌,一方面要结合作品的构图与布局,在李映峰的作品中,高浮雕技法的运用增强了画面空间的纵深感,令主体形象跳脱出原有的空间限制而与外部环境相融合。观其作品,形制虽小,但各种元素错落有致,空间感的营造亦增强了画面的场景感,令作品富于故事性,展现出一个生动而丰富的佛国世界。这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不仅消解了材质空间的局限性,更令作品与所处环境和谐统一。

多种材质的深入解读

在多年的玉雕创作中,李映峰接触过众多不同的材质,从黄蜡石到和田玉,再到玛瑙、绿松石、水晶、翡翠等,他将不同材质的特性与佛教题材的文化内涵、精神意蕴相结合,探索出适合不同材质的雕刻语言。这种探索不仅挖掘出不同材质所特有的美感,同时也拓宽了佛教题材在不同材质上的艺术表现力。

融入世俗情感的神佛形象

佛教题材的表现虽然有着传统仪轨与章法,但创作者仍有个人发挥的空间,无论是对佛法的理解、雕刻技法与表现手法的运用,还是对材质的解读方式,皆可融入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在李映峰的作品中,对于神佛形象的塑造,基于佛教与世俗生活、个人情感之间的关系,融入世俗情感,打破观者与神佛之前的距离,使之和蔼可亲,更易于观者产生情感共鸣。

纵观李映峰的玉雕创作,对于佛教题材的演绎,横向上继承了传统佛造像的章法,纵向上从各个角度深入挖掘,两个维度的传承与探索相结合,形成了李映峰的艺术风格。这种挖掘与探索,既是其个人的艺术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当下这个时代的审美趣味与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