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观察 > 正文

王伟:神经外科临床与科研的领军人

2020-03-14 18:46:39  

王伟:神经外科临床与科研的领军人:中华医学会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颅内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分会副主委;中国医...

中华医学会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颅内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放射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世界神经调控(INS)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LEKSELL伽玛刀联合会会员,曾荣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众多称号和荣誉都集于一人之身,他就是著名三家医院四川华西医院放射神经外科和神经调控亚专业创始人、学科带头人、享誉“伽玛刀第一人”和“神经调控西南王”称号的王伟教授。

1997年,王伟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得外科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他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其主攻方向为“神经外科”。1999年至2019年,王伟多次获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及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访问欧、美多个临床和研究中心,与国际同行开展交流与合作。

从2001年起,王伟就瞄准了帕金森病治疗的前沿,开拓我国在这方面的科学研究。2013年,经过多年的研究,他发明了一种急性全身性猴帕金森病模型及其药物筛选方法,并获得了发明专利,在王伟的发明中,他提供了一种急性全身性猴帕金森病模型的制备方法,将剂量为 0.36mg/kg的MPTP施用于恒河猴猴,每隔一天施用一次,连续施用5次。该发明经外周静脉连续注射MPTP可以建立症状表现类似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急性全身性猴帕金森病模型。该模型建模后1-4个月症状较为稳定,其后快速恢复。该专利和他的另外三个相关PD模型专利的成功申请为后续临床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尤其对于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症状和体征自身恢复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样本,为深入研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功能神经网络和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参与的神经修复研究提供了平台。

同年,王伟的研究获得国家层面的支持和关注,为了资助王伟教授在帕金森疾病的治疗研究上更进一步,国家先后拨款资助其完成了《MPTP诱导的恒河猴慢性帕金森模型功能及结构神经网络演化机制的研究》和《5-羟基胺递质系统参与MPTP诱导恒河猴PD模型自身的机制研究》项目,并获得丰硕成果。其中,在《5-羟色胺递质系统参与MPTP 诱导恒河猴PD 模型自身修复的机制研究》项目中,他通过研究MPTP 恒河猴PD 模型自身5-HT 代谢及受体的变化,研究在该模型中自身修复现象的可能机制。王伟紧密联系MPTP 恒河猴PD 模型自身修复现象提出5-HT 系统假说,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多年来,王伟在神经外科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尤其在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疾病等功能性脑病外科治疗和研究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见解,迄今已在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Journal of Neurosurgery、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Neuromodulation Journal、《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肿瘤预防与治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简介》、《中华神经医学》、《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简介》60余篇,其中SCI论著23篇,多篇论著被同行大量引用,在国际同行间影响颇深。

二十多年来,王伟潜心研究神经功能调控问题,他积极搜集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发现,动笔写作,先后参与撰写和出版了《Neurosurgical Treatments for Psychiatric Disorders》、《神经调控技术与应用》、《神经系统疾病》等五部国际国内专业医学著作。因其专业性和实用性,在业内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王伟先进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令人称道。

王伟作为中国神经外科领域的著名专家,始终保持着专业技术的高水准,不断取得研发成果的创新和突破,积极领走在神经外科的前沿。多次获得教育部、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荣誉称号。作为该领域临床及科研道路上的领跑者,他的卓越贡献已经对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文:许可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