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研究 > 正文

民营剧场要盈利不太难

2018-01-17 13:33:11来源:经济网-《经济》杂志  作者:李 晗

2017年12月,一则天津大剧院经营方易主的消息在圈内不胫而走。反对者认为,天津大剧院在北京驱动文化传媒公司运营的5年里,引进了不少高质

作为剧场运营行业的老兵,北京繁星戏悦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治国经营繁星戏剧村已有8年时间,他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演艺消费市场的消费者有4个特点,一是以儿童或者家庭艺术认知为驱动的消费;二是以青年人约会聚会为驱动的消费;三是以中老年娱乐康养为驱动的消费;四是以满足游客、散客探寻欲为驱动的消费。”

在剧目形式上,很难说清楚什么艺术形态适合什么样的人群。胡志国表示,以戏曲为例,繁星戏剧村连续4年拿出70天时间,演了100场次的小剧场艺术节,惊讶地发现,60%以上的观众是90后甚至是00后。

在戏剧行业流行这样一句话: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剧场演出作为生活美学中最直观的艺术感受形式,所起的作用便是,让前者有能够感知和体验美的地方,让后者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喜欢演出文化。“但总体离不开一个标准,即从思想性、故事性、不说教的主旋律、高级娱乐性4个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与服务。”胡志国说。

行业处于徘徊微妙期

从事剧场行业的有两类人,一类是艺术出身的行内人,一类是非艺术出身的行外人。一个明显的怪圈是,这两类人互相看不起对方。行内人认为行外人不懂艺术,把艺术低俗化了;行外人认为行内人根本不懂运营,总是端着架子,看起来是在维护所谓的艺术,实则是让行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杭州“剧象工作室”负责人王音洁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提到,演出行业中的剧场(院)就好比电影产业中的电影院,但很明显,剧场的发展速度远低于电影院。更为严重的是,剧场似乎处于政府补助与自力更生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在孙亮看来,这种情况也能理解。毕竟在行业发展初期,首先要解决的是“活着”,所以必然会进行各种可能的尝试。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阶段,国家和政府往往会忍不住伸出手去扶持,方向性引导没有错,但补助的方式不合适往往会让行业越做越乱。

目前我国对戏剧行业的补助多是以项目补贴的形式开展,除了创作作品,交流推广也有获得补助的机会。然而,如果不对项目进行具体研究和分析,设置有差别的政策指导,就会出现一些扰乱市场的现象。孙亮告诉记者:比如一家剧场原本愿意花8万元来购买剧目,经营方算了算账,认为能从各方面获得10万元的收入,这样剧场自己有2万元的毛利,虽然赚钱不多,但剧目有市场,并且对剧场的长期运营有好处,他就愿意付费。然而假如与此同时,一个拿了国家艺术基金补贴的项目,它不是受众喜欢的剧目,为了完成演出任务愿意付给剧场经营方6万元。从收益的角度来说,不少剧场当然会选择后者。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