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土拍市场持续升温 苏沪世茂版图再扩容
2021-01-29 05:22:06来源:民营经济网·民企动力
引言
遇上疫情这只"黑天鹅",对房企而言危中有机。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50个城市合计卖地金额达1.7万亿元,同比上涨8.8%;杭州、北京和上海三个城市卖地收入均超过千亿元。不仅如此,截至5月25日,全国卖地金额排行前十的城市中,长三角城市占据了5席。
土地市场升温,长三角成"兵家必争之地"。5月18日,世茂苏沪地区公司(以下简称:苏沪世茂)7.68亿元竞得颍东区【2020】-7号宗地。无独有偶,4月30日,苏沪世茂竞得扬州GZ183地块,首次挺进扬州。截止目前,2020年苏沪世茂已斩获5块新地,包括新入驻城市扬州、阜阳,核心深耕城市南通、苏州等。
至此,苏沪世茂在长三角持续加码,布局版图持续扩展。而新增、首入,是苏沪世茂对城市向新,最直接的诠释。
以上海为中心 联动发展长三角城市群
1999年,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这一年,中美两国政府在京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为中国"入世"迈出重要一步。这一年,世茂战略性地将投资重点转向上海,开启了长三角战略版图的第一步。
此后21年间,上海世茂滨江花园、上海世茂广场、上海世茂佘山庄园、佘山世茂深坑酒店、上海世茂总部大厦等一个个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不仅如此,世茂更是以上海为基点,开启落位长三角城市群的宏伟战略布局。
2003年2月,南京日报发表了《老城整治"2231"工程全面启动》一文,南京老城环境整治战役全面打响。同年,世茂顺势首入南京,辐射徐州、芜湖等地。18亿摘得老下关宝善地王,打造世茂滨江新城。将上海首创的滨江模式被首次复制到南京,并在15年间一直引领着南京滨江生活新时代的变迁。
2006年,苏州年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而当时南京、成都、武汉等省会城市还未步入这一行列。世茂在对经济发展进行预判的基础之下,于2006年大手笔摘得苏州运河畔地块,首次进驻苏州,将150万方生活全场景打造,焕新苏州运河畔的古城生活。随后,形成苏、常、泰城市发展布局,并在苏州几个百强县昆山、常熟、张家港落子深耕。
和苏州一起步入GDP"3000亿俱乐部"的还有无锡,这一年,世茂同样也选择开拓无锡市场。自首次拿地入驻,世茂潜心这片带着人文厚韵的梁溪热土,于周家浜旧址、中山路旁陆续开发了世茂首府、世茂国际广场、世茂时光里、世茂璀璨时光等多个项目。随后,落子宜兴、江阴等无锡重点市县。
2013年,世茂来到南通,一举拿下开发区星湖区域85万方超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也就是现在的南通世茂广场项目。世茂的到来,加速该片区城市化进程,改变开发区人居生活方式。
2016年,安徽正式加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阵营,三省一市(江浙皖和沪)格局已定。一年后,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世茂前瞻性提出布局三省一市,逐步补全区域核心版图。
2018年新进宜兴、湖州、盐城 ,下沉江浙三四线城市;2019年新进镇江、台州、淮北、马鞍山,完成长三角三省一市全线落子;2020年新进阜阳、扬州,区域下沉继续提速。
至此,21年里,苏沪世茂从深耕上海,到联动长三角,从单点城市萌芽,到城市群扩张,不仅体现其初步完成长三角城市空间的联动发展,也代表苏沪世茂"城市向新"的价值挺进纵深。
为城市赋能 持续锻造产品力
21年的深耕与布局,苏沪世茂以稳健为基础、向新为动力、产品为核心、文化IP加持、多元业态赋能, 打造一座又一座现象级作品,为每一座城市传递"城市向心"的初心与匠心。
1. 地标打造,赋能城市发展
"建一幢幢雄伟壮丽的大厦,能美化城市,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的"朴素心愿",成就了世茂的一段时代剪影。"世茂高度"开始出现在一座座长三角城市的天际和云端。
2001年,世茂战略性布局南京东路龙头位置,首次建造含酒店、商业等业态在内的"世茂广场"类物业。2004年,被誉为"浦西第一高楼"的世茂广场落成,延续了南京西路的百年商业新极点,更新了上海未来新的人居生活方式。
2017年,苏沪世茂斥资打造了常熟世茂商务中心,以全新的集酒店公寓,购物,娱乐,居住为一体的稀缺性综合体 "集合型"城市地标中心。
2018年,南京世茂国际中心,在华东第二大中央商务区南京河西核心位置, 300米酒店办公楼、260米酒店式公寓、150米天际住宅和近15万㎡高端商业和超五星酒店。高低错落的天际线,成为河西片区的视觉焦点,也同时成为了全新的南京城市地标。
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
当城市向城市群升级迭代,关于地标,有了更多世界维度的追求和可能。历经12年建造打磨,依附崖壁而建的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终于圆满落成。64 项技术难题,41项专利技术,这座"世界建筑奇迹",不仅克服了一系列世界级建筑难题,还成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时代典范。
2. 全周期住宅产品打造
二十余年的高速发展,苏沪世茂成为世茂集团6大产品线:龙胤系、天誉系、国风系、璀璨系、云系、雅系唯一全线落地的地区公司。
2015年,上海世茂云图以空间、情景、匠心和细节上的突破,创造了19天狂销15亿、相较板块实现溢价力70%的销售神话。
2018年,苏州世茂铜雀台别墅以古朴典雅的江南文化为根基,成为世茂南中国龙胤系的代表作,将东方建筑文明带入了新的高度。并于2019年受邀参展联合国中文日,成为"中文日"举办十年来,唯一参展这一世界舞台的中国建筑界代表。
2019年,天誉系代表作南京天誉一经亮相便稳居全市总价400万以上公寓成交额TOP1。不仅市场认可,在设计上也屡获行业嘉奖,摘得 "2018-2019年度意大利A'Design Award&Competition银奖",2019-2020亚太地产奖;商办部分斩获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房地产大奖-中国最佳综合用途建筑奖"殊荣。
同年,苏沪世茂输出了区域内首个国风系产品——张家港九溪国风,秉承"把土地还给自然"初心,在主题园林里打造了洗砚池、飞虹桥、太湖假山等多重景观,兑现"槐荫当庭,栽梅绕屋"的质朴雅趣。
随着6大产品线全线落地,苏沪世茂实现全龄多维场景生态布局,塑造真正"向心向新"的城市人居文化,打造先见时代的标杆产品。
3. 文化IP加码 世茂服务升级
如果说,产品是苏沪世茂的根基,那么,构建人文新IP,就是苏沪世茂服务升级的关键。
2018年底,世茂光合教育正式启动"非遗传承计划"。苏沪世茂出于对客户延伸需求的前瞻性考量、探索及满足,率先启动了以"弘传民族文化"为核心主张的地区公司文化战略,并成立了世茂苏沪地区公司"东方胤社"文化研习平台。
"东方胤社"的出现,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将文化融入世茂的品牌基因。为此,苏沪世茂挑选出第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国际先进的STEM教育理论,开发并出版针对当代青少年的非遗传承STEM课程。
21年间,苏沪世茂对产品、文化与多元领域产业进行了诸多探索,深刻精研人居,多元赋能城市,创想美好城市的希冀从未停止。
以前瞻视野 看苏沪世茂长三角"快准稳"战略
自1999年进入上海以来,苏沪世茂便从打造上海标杆产品、区域深耕,发展到布局长三角、促进区域内商业迭代、管理升级,这样的成长速度不仅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也要归功于苏沪世茂所坚守的"快准稳"发展逻辑。
得益于多元化的稳健发展,苏沪世茂20多个年头,业务版图涉及地产、酒店、商业、主题娱乐、物管、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多元化业务并举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圈"。
"快速反应"是苏沪世茂战略中一个重要特征。2019年5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长三角一体化进入全面提速阶段。而在此之前,苏沪世茂就已前瞻性布局长三角20多个城市80多个项目。
2019年10月15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九次会议在芜湖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吸纳蚌埠等7个城市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提案》,蚌埠、黄山、六安、淮北、宿州、亳州、阜阳7个城市,正式成为城市经济协调会一员,长三角城市群再次扩容。同年12月,苏沪世茂"快"速反应市场、灵活机变,继拿下淮北地块后,紧接着进入阜阳。
走得快,还要走得准。作为布局长三角城市群的房企之一,2020年苏沪世茂提出"2020向心向新"的布局战略,根据不同城市发展特点,采取城市分类准则,一线做地标,强调影响力,二三线做标杆,建立品牌标识,四五线做精品,强流速。
凭借着城市精分的"准"、新增扩容的"快"、二十多年发展的"稳",苏沪世茂在地标项目和住宅体系的输出方面形成了良性的正向循环。于寻常处见功力,于细微处见真章。未来,苏沪世茂的"快准稳"发展战略将快速复制,持续换新长三角城市群其他城市,呈上属于苏沪的崭新履历。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张富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民营经济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